做连接世界的翻译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张子韬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国际关系专业2021级研究生,2022年9月获国家留基委公派留学机会,取得英国利兹大学会议口译与翻译研究专业硕士学位。2023年9月至12月在国际海事组织会议司中文翻译处实习。
曾获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云山杯”第二届国际远程口译大赛英语同传决赛亚军。
从北外到英国,从利兹到伦敦
张子韬本科就读于北外英语学院,期间对翻译和国际事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成为达到国际水准的复合型语言工作者。怀揣着这个梦想,他选择在北外国际组织学院深造,在充实国际组织相关知识的同时坚持打磨自身的语言能力,在研二时获留基委公派前往利兹大学学习。
利兹大学位于英格兰西约克郡,其会议口译与翻译研究专业历史悠久,且与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有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张子韬在留学期间积极参加该校翻译学中心举办的讲座和研讨会。通过与本地师生的交流,他进一步了解了国际组织在语言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对译者的要求,并以此为目标认真锻炼口笔译技能,为实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约克郡田园风光
伦敦华灯初上
2023年4月,张子韬投报了国际海事组织伦敦总部的中文翻译实习生岗位并最终获得实习邀请,于当年9月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历程。
在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之间……
国际海事组织是联合国处理海上事务的专门机构,其宗旨为确保航运安全并避免船舶造成环境污染。国际海事组织下设海上安全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等委员会处理各种技术性事务。张子韬所在的会议司中文翻译处主要负责重要会议文件的中文翻译、校对和编辑。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大会会场
实习期间,张子韬主要从事机器辅助翻译和会议服务工作。在会议司老师的指导下,他很快熟悉了联合国eLUNa翻译系统接入介绍的使用方法,协助中文翻译处完成多篇会议文件的翻译和对齐。每年10月至12月是国际海事组织会议最密集的时段之一,张子韬在技术合作会议、理事会和大会等多场会议召开期间参与文件整理、来宾接待等工作,与司内工作人员一起努力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同时,他也积极争取在会议期间旁听和练习同声传译的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战能力。
在国际海事组织实习的三个月里,张子韬不仅深入了解了其在全球航洋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等,学到了许多航运相关的专业术语,强化了自身的翻译技能,也对机器翻译和人类译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翻译时,系统会参考由历年双语平行文本构成的语料库来生成匹配度最高的译文。对于处理长达几十页且术语和套话繁多的会议文件而言,机器翻译很高效,但在准确性方面尚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常见的问题包括新概念或术语翻译的准确性,老术语译法随时间发生改变而导致的机翻文本内部不一致,甚至还有因为平行文本没有严格对齐导致的翻译错乱等等,这些都需要人类译者仔细校对并加以订正。最后,人类译者还需要将正式完成的译文与原文对齐,为日后的翻译工作提供准确的平行文本语料。
张子韬认为,既高效又高质的翻译需要人类与机器进行有效配合才能完成,而人的智慧和能动性又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机器翻译的运作仰赖前人的准确平行文本,机器翻译的产出也需要译者的仔细检查。 对人类译者而言,机器翻译不是威胁,而是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的小助手。
使用多种语言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翻译是沟通不同语言文化间的桥梁,而各种语言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引起了张子韬的关注与思考。和联合国一样,国际海事组织有六种官方语言,但只有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是工作语言,中文、俄文和阿拉伯文在翻译重要文件时才派得上用场。不过,这样的状况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自2019年联合国秘书处推动落实使用多种语言(Multilingualism)的大会决议以来,国际海事组织在推动平等使用各种语言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包括承认中文、俄文、阿拉伯文为《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的正式文本语言,使用所有正式语言制作海事电子课程等等。在会议中,张子韬也观察到,尽管来自中文、俄文、阿拉伯文国家的代表和工作人员几乎全部都懂英文和法文,但发言时无一例外地都只使用自己的母语。即便母语不是六大官方语言之一的代表,也会在发言结束时用本国的语言致谢。 使用多种语言绝不只是一个为翻译创造工作机会的空壳,而是体现了对平等获取信息权力的保障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 在张子韬看来, 语言工作所体现出的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特性也恰恰是国际组织的精髓所在。
秘书长交接晚会
肯尼亚使团招待会
在实习接近尾声时,张子韬有幸亲历了国际海事组织两年一次的理事会成员选举和四到八年一次的秘书长换届,见证了中国再次当选A类理事国和前任秘书长林基泽交棒新任秘书长多明戈斯的历史性时刻。大会期间,各竞选成员国纷纷举办茶会和餐会,张子韬也利用这些闲暇时刻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代表和工作人员们友好交流,感受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丰赡多姿:丹麦的朴素简约、新加坡的井然有序、肯尼亚的热情奔放……每一场招待会的布置都体现着东道国的独特魅力;中国的唐诗宋词、拉美的足球桑巴、印度的轻歌曼舞……全球各地的文化元素每每都能引起参与嘉宾的热烈反响。在庆祝新老秘书长交接的烟火和预祝圣诞的钟声中,这场和而不同的文化盛宴达到了令人难忘的高潮。
语言,连接世界
2023年12月,张子韬在国际海事组织的实习告一段落。回顾在英国一年多的时光,从努力适应文化冲突,到逐渐习惯异国生活,欣赏多元文化的缤纷之美,张子韬切身体会到语言和翻译在连接世界、促进理解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将铭记北外‘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做能够沟通不同文化,符合国际组织要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END
文稿:张子韬
编辑:王贤思、王弘书
审核:李辉、李爱国